![]() 面具嘉年華(Masskara Festival) | ![]()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西黑人島的甘蔗田 | ![]() 巴科洛德(Bacolod)當地土產 |
![]() Mambukal瀑布 | ![]() Lacson Ruins |
![]() 巴科洛德教堂 | ![]() 巴科洛德教堂內部 |
![]() 巴科洛德市政府 |
菲律賓糖鄉、面具嘉年華:巴科洛德(Bacolod)
圖/文:葉吉安(Ann Jeanneth Yap)
黑人島是中部菲律賓的一個大島,座落於米沙鄢(Visayas)群島的西邊。整個島分屬二個行政區:西黑人島省(又譯:西內格羅省,Negros Occidenta)以及東黑人島省(Negros oridental)。
巴科洛德(Bacolod)是西黑人島省的省會,也是該省的政治經濟中心。島上居民為 Negrenes 族,屬皮膚較黑的原住民,也是特別樂天愛笑的友善民族。該省也有自己的方言,叫「希里加儂語」(Hiligaynon),對外國人而言,英文還是通用語言。
「菲律賓的糖碗」(Sugar Bowl of the Philippines)
西黑人島是農業省份,土地非常適合種植各種蔬果,大部份的土地都是農地,而庶糖就是主要農產品。西黑人島的糖產量佔全菲律賓的一半以上,號稱是「菲律賓的糖碗」(Sugar Bowl of the Philippines)。上次造訪時,還買了好幾罐黑糖塊(Muscovado Rocks)、完全以傳統天然方式製成,無任何人工添加物,原料就是100% 的甘蔗,最重要是價格很便宜,只有台灣高級黑糖的1/10價格。
西黑人島的養殖漁業也是主要的農業經濟,很多漁夫都擁有或租用池塘進行魚類養殖。這裡到處都有地方土產,美食也很多,包括黑糖薄餅(Piaya)、捲餅(Barquillos)、香蕉脆片(Pinasugbo)、芒果夾心包(Pastel de Manga)、香蕉夾心酥餅(Panyo-panyo)和水牛牛奶糖(Dulce Gatas),到此一遊時別忘了嚐鮮一下。
「面具嘉年華」(Masskara Festival)
巴科洛德最著名的就是「面具嘉年華」(Masskara Festival),它來源於英文的「Mass」(群眾)以及西班文的「Crara」(臉/面具),所以組成大量的面具(a multitude of faces)就成為 MassKara 的由來。
面具節始於 1980 年,是用來激勵人心,尤其是當時西黑人島的天災人禍與悲劇不斷,因此,由藝術家、地方政府以及公民團體一起合作,共同喚醒 Negrense 精神來度過難關,也就是無論情況多糟,也要掛著微笑堅持生存下去。
每年 10 月的第 3 週是「面具嘉年華」的節慶,通常這時會湧入許多遊客到此來觀光並體驗多彩多滋的嘉年華,並將自己成為嘉年華的一員。節慶時,各式遊行隊伍會沿著 Lacson 街行進,載著面具的各式團隊與舞蹈群會慢慢通過。這一週街頭攤販也會大量暴增,出售各式各樣的面具、紀念品、派對行頭以及裝飾品,還有各種本土食物。當然,晚上也是熱鬧非凡,露天舞台、各式派對、煙火也在街上進行著,躁音可是很大的。
西黑人島的觀光景點
西黑人島也有不錯的觀光資源,像是歷史古蹟、瀑布及許多的海灘。但這些地區卻在中文世界裡不受重視,例如:著名的 Mambukal 瀑布就以 7 層瀑布及溫泉聞名。而且許多的山巒,如 Kalanon 山及高地等都有超原始自然的絕佳景觀。
如果你喜歡洞穴探險,這裡也有。但是,別忘了要聘嚮導帶路以免誤入歧途。巴科洛德有一棟只剩屋殼的羅馬式建築——戰後廢墟,這也是景點之一,它是由 Lacson 為其愛妻所建立的豪宅,但經戰火摧殘後,如今只剩屋殼屹立不搖。
當然,SM City 及 Ayala Center 等二個商場也可以滿足你的購物需求。喜歡低度旅遊開發、遠離主要觀光人群及窮遊的背包客,這裡的確可以做為你下一個觀光景點,也可以當你串島遊的中繼點喔。
交通資訊
馬尼拉及宿霧(Cebu)都有飛機飛往巴科洛德。另外,巴科洛德也可搭船到怡朗(Iloilo),在怡朗可轉巴士到長灘島的 Caticlan 巴士站、碼頭和機場(這三處都在一起,走路5分鐘的路程)。另外,也有巴士抵達宿霧及東黑人省的杜馬蓋提(Dumaguete)。市內吉普尼及三輪車都很廉價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部分圖片為作者提供,若有侵權,本網站不負任何責任。